前几日,我在某个微信群内看到了这样的一段视频:在一处偏僻贫困的乡村,一个蓬头垢面的五六岁小男孩,正在高兴地数着学校得来的奖状,恰巧被他的姐姐看到,误解是在炫耀奖状就斥责了一番。小男孩委屈的抹着眼泪,哽咽着解释,自己努力的学习拿奖状,就是为了爸爸妈妈能够早点回来,因为妈妈说过只要拿到很多奖状的时候,他们就会回来的。于是,姐姐诓骗弟弟说,等他拿到第十张奖状的时候,爸爸妈妈就会回来的,小男孩顿时高兴得欢呼雀跃。等到小男孩拿到第十张奖状,满脸兴奋地告诉姐姐的时候,姐姐却难过的对弟弟说,爸爸妈妈因为工作太忙不能回家,小男孩生气的大骂他们都是骗子,眼泪婆娑的伤心离去。
还有一个微信是这样写的:有一个小男孩为了像班上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那样,考试不好就会被妈妈打,故意考试不及格,以此想让爸爸妈妈回来陪伴在身边。懂事的姐姐就耐心的开导弟弟,不好好学习就对不起辛辛苦苦在外面打工的爸爸妈妈,他们努力的赚钱养家,就是为了以后能够更好的生活,等赚到足够的钱,爸爸妈妈就回来了。
当看完视频的时候,我情不自禁地潸然泪下,内心被强烈的震撼感染着。七八岁年纪就已经乖巧懂事的姐姐,作为一名留守儿童,却能够体谅父母的苦衷,理解父母的一番苦心,并且能够照顾到懵懂无知的弟弟,令人内心颇感欣慰的同时,也为能有这样优秀的孩子点赞。而弟弟努力的学习拿奖状,为的是爸爸妈妈能够早点回来,当拿到第十张奖状的时候,那种满怀期待的愿望却变成了失望,愤怒的吼声和伤心欲绝的哭喊声令人心碎。故意考试不及格,成绩不好就会被妈妈打,幼稚的认为这样做爸爸妈妈就能够回来陪伴在身边了,如此率真的行为,让人看了心酸不已。留守儿童想爸妈,只想有个温暖家,自己作为一名长期在外的打工者,自然而然的感触甚深,这样的留守儿童不也正是千千万万打工家庭的真实缩影吗?
再次踏上久违的故土,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而又倍感亲切,光秃秃的白杨,枯黄的野草,嫩绿的麦苗,朴实的乡音,就连凛冽刺骨的寒风,也被心中炽热的喜悦之情所掩盖。回到家中,一个胖嘟嘟三岁多的小男孩怯生生地躲在母亲身后,探出个小脑袋,用惊恐的眼神望着我和妻子。母亲扭过头笑着说:“傻孩子,这就是你的爸爸妈妈呀,快叫啊!”但是胆怯的儿子依然无动于衷,也许在他眼里看来,我和妻就是跟他毫无关系的两个陌生人,妻弯下腰来刚想和他说句话,儿子吓得尖叫一声跑开了。两年的光阴,岁月在母亲的额头镂刻了几道深深的皱纹,双鬓的青丝也染成了霜白。儿子虽然长高长胖了,但是性格却内向怯懦,与我和妻子也形同陌路。看到这样的情景,它就像一根刺深深的戳在我的心里,让人内心隐隐作痛而又愧疚难安。
经过几天的接触,我们发现儿子性格孤僻沉默寡言,在幼儿园的学习也是一塌糊涂,为了减轻父母抚养几个孙子的负担,也为了儿子身心的健康成长,我和妻慎重的考虑后,决定让妻留在家照顾儿子,自己一个人外出打工。在以后的这几年时间里,儿子性格变得阳光开朗,学习成绩也在不断的逐步提升,每年被评选为班级十佳学生,红色的奖状贴满了墙壁。而我也尽可能的多抽出时间,增加回家的次数,来弥补孩子们父爱的缺失和内心的愧疚之情。今年的春节期间,我用调侃的口吻对儿子和女儿说:“咱家里没钱给你们缴学费了,过完年后,爸爸就要带着妈妈一起出去打工赚钱了。”两个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:“不行,不想让妈妈走。”我笑着接口道:“只有爸爸一个人赚钱,那就每天只能吃青菜萝卜了,你们愿意吗?”两个孩子都点头说:“嗯,只要妈妈呆在家里,吃啥都愿意。”看来,在孩子们的内心里,希望得到的是温暖的亲情,而不是丰富的物质生活。
谁不想在家孝敬父母,儿女们承欢膝下,享受天伦之乐,但是面对家乡的瘠地埆田,养家糊口似乎都成了一种奢望,多少人为了生计却不得不远离故土奔走他乡,生活就是这样的现实而又无奈。也许生活的重担压得人奄奄一息,依旧苟延残喘的努力坚持着,只为了给儿女们撑起一片天,为了以后有个幸福温暖的家。留守儿童,基本上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抚养,以及亲戚朋友照看等。隔代抚养,父母呵护关爱情感的缺失,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造成了不良的影响;隔代教育,老一辈人知识文化有限,使得留守儿童的学习无人辅导,学业一度荒废。也许生活中的忙碌与奔波,使人无暇顾及太多,但你可曾留意过家中的父母与孩子呢?可曾想过他们的内心感受,而你对他们关爰够不够入微体贴呢?所以,尽自己很大的能力,尽可能的把孩子带在自己身边抚养;无奈把小孩留守在家的,也要记得有空打个电话,记得常回家看看,孩子们只是期盼有个幸福温暖的家。
作者简介:王振朋,网名:天游飞扬,河南新野人,土生土长一农民,有恋土情结,喜欢发掘逸闻趣事,自娱自乐
小孩癫痫早期症状北京癫痫病治疗方法全国好的癫痫病医院